医疗卫生数据资源丰富、专业性强,涉及疾病控制、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等多个领域。通过整合人口健康信息、电子病历、医保结算、药品流通等数据,可以洞察疾病谱变化趋势、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加强药品监管、完善医保支付政策,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微信小程序搜索:dpex公证存证)
(1)疾病监测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院内感染监测系统等,实时收集传染病疫情、院感病例等数据,及时掌握疾病流行趋势,为疾病防控决策提供支撑。例如,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疾控机构利用"信息化助力疫情防控"系统,通过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管理等数据分析,精准识别风险人员,阻断疫情传播。
此外,国家疾控中心利用全国死因监测数据,绘制我国居民死因地图,评估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并为"健康中国"战略目标设定、重大疾病防控规划制定等提供科学依据。
(2)医疗资源数据的优化配置
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不合理是制约民生发展的短板之一。卫生健康委、医保局等部门汇聚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设备、诊疗项目、药品耗材等数据,建立区域医疗资源管理平台,有助于分析不同地区医疗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找出资源配置不合理的薄弱环节,为深化医疗供给侧改革提供依据。
例如,江苏省依托区域医疗资源监管信息系统,利用医疗资源数据进行可及性分析,并根据常住人口、患病率等因素,测算并优化调整区域医疗资源配置,进一步缩小省内和城乡医疗资源配置差距。浙江省利用"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通医疗、医保、医药数据,推行"一站式"结算,减轻患者负担。
随着"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推进,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移动医疗等创新应用不断涌现,产生了海量的用户生理、行为等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采集、管理、分析,可以为个人提供全方位、动态化、精细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例如,平安好医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海量病历数据训练智能导诊模型,可以根据用户的症状、体征等信息,快速匹配疾病,推荐就诊科室,提高分诊效率。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利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汇聚签约居民的体检报告、诊疗记录、用药情况等数据,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健康教育、慢病管理、预约诊疗等服务,切实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DPex数字公证存证亮点 实现无需上传源文件,又可以完成公证存证的“私密存证”功能,满足企业在商业秘密、敏感数据方面的保密需求和存证保护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