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某法院公布了近三年来受理的3宗侵犯商业秘密案件,均为员工离职引发,法院也以此提醒广大企业增强保密意识,完善保密体系,降低商业秘密泄露风险。
(DPex网址:dp.ipfx.net,
微信小程序搜索:dpex公证存证)
以下文章来源:凤岗政法
原文链接:
http://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7/06/c7863768.html
若侵犯到了您的权利,请来电025-58205001或发送邮件至chengyingying@worldallwell.net ,我们即刻删除。
案例一:离职员工擅用原公司客户名单信息
原本在A公司担任业务和发货业务的肖某,接触到公司的核心客户信息。离职后,他与骆某联手注册了B公司,利用其之前的客户信息,向这些客户推销相同的产品。A公司认为这种行为侵犯了公司的商业秘密,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审理后认定,A公司的客户名单信息属于受法律保护的商业秘密。肖某在离开A公司时,没有履行保密义务,将这些客户信息披露给B公司。而B公司明知道肖某曾为A公司工作过,却仍然利用这些披露的客户信息进行交易,与肖某构成共同侵权。另外,骆某作为B公司的独资股东,未能证明其个人财产与公司财产相互独立,因此需要承担连带责任。最后,法院判决三名被告向A公司赔偿经济损失2.5W元。
案例二、工程师、经理“里应外合”盗用图纸
A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及研发冲孔机的企业,前工程师何某、前经理段某以及前经理王某等人,曾是这家公司的核心人员。2015年,他们合谋盗取了公司的冲孔机图纸,进行局部微调以试图逃避法律追究。同时,王某留在公司内,以便留意公司的最新动态。
图纸设计完成后,他们找到了B公司的赵某和胡某,共同成立了冲孔部,并以该公司的名义生产并销售。
直到2018年,A公司向公安机关报案,何某生等人的罪行才得以暴露。计算至案发时,B公司已经销售了14部冲孔机,给A造成高达1009万余元的经济损失。
法院审理后认为,何某等7人的行为已构成了侵犯商业秘密罪,手段为盗窃。最终,这7人被判刑,其中6名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至二年,并处以200万元至10万元不等的罚金。
案例三、主管、经理合伙“另起炉灶”侵犯商业秘密还阻挠执行
杨某、蒋某和郭某原本是某电子厂的关键职位人员,分别为工程部主管、五金部工模主任和采购部经理。在任职期间,这三人秘密成立了另一家公司,离职后便利用在职期间掌握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客户与供应商信息等机密资料,开始生产与原电子厂同类型的产品,并将它们销售给原电子厂的客户。在接下来的四年里,他们获得了高达978万余元的利润。
然而,当电子厂提起民事诉讼,主张杨某等人侵犯其商业秘密并获得法院支持后,这三人并未就此收手。他们再次以他人的名义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将设备和员工转移至新公司继续进行生产与经营。更过分的是,当法院执行人员前来执行时,他们还多次阻挠并试图再次转移公司的资产。
最终,法院对他们做出了严厉的判决。因侵犯商业秘密罪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杨某被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三个月,并处以350万元的罚金;蒋某也因侵犯商业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以150万元的罚金。
▶此类案件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从起因角度看,皆由员工的离职所引发,且这些离职员工常常结伴行动,有“离职泄密”、“内部叛变”、“另立门户”等行为模式;
从作案人员的角度看,这些人呈现了向高层、专业发展的趋势,包括部门头目、经理、工程师、职员等,他们在任职期间处于关键岗位,所以有机会接触并获得公司的关键信息;
从被侵犯的商业秘密看,它不仅涵盖了设计图纸、研发材料等技术性信息,也包括客户列表、供应商信息、交易记录等业务运营信息;
从案件的裁决结果看,可以发现3宗案件中的受害公司均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那些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具有隐秘性和商业价值,同时他们也采取了相应的保密措施。因此,他们的诉讼请求得到了法院的支持,而侵犯者也受到了法律的严厉惩罚。
对此,法院提醒广大企业经营者,要增强保密意识,完善保密体系,降低商业秘密泄露风险。
一、加强对商业秘密及其载体的管理。明确构成商业秘密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具体范围,采取相应保密措施,在科技研发、人员流动、项目合作、合同履行等过程中,注意对商业秘密进行固定留存和专门保护。
二、加强对涉密人员的管理。可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或在合同中约定保密义务,通过章程、培训、规章制度、书面告知等方式,对能够接触、获取商业秘密的员工、前员工、供应商、客户、来访者等提出保密要求,根据岗位职责设置访问权限、软件监管等,要求离职员工登记、返还、清除、销毁其接触或者获取的商业秘密及其载体,继续承担保密义务。
三、构建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可根据企业需求和发展特点,采取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等方式,量身定制商业秘密保护措施和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地防范风险,以及在风险发生后,为企业维权诉讼等应对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引用结束。
可见,技术员与企业发生技术秘密纠纷已经越来越常见。商业秘密保护难、涉密人员管理难、维权举证难等问题成为商业秘密保护痛点。
同时,技术秘密纠纷通常都为高额索赔,因此技术秘密的保护也成为了企业在行业发展中不得不面对和重视的问题!对此,江苏数字产权交易有限公司打造了DPex数字存证平台。
平台支持SaaS、API及私有化部署等对接方式,帮助企业建立自己的存证管理系统,一键部署到企业自己的服务器,让存证原始文件不出您的本地服务器。
涉密员工管理:当公司产生秘密时将秘密与员工进行关联,指定人员查看权限。
我们为您解决:
协助企业建立秘密保护制度
为企业提供便捷的秘密保护方式
解决企业秘密文件管理难题
解决企业涉密人员管理问题
解决秘密外泄后的举证维权问题
提高涉密人员责任感
我们为您提供:
提供举证维权时所需的相关关键证据
提供系统最新版本的升级迭代。
提供客户标准化产品需求的开发。
广泛应用于:交易记录、商业机密、科研数据、美术作品、动漫创造、游戏开发、服装设计等场景。
当发生侵权、纠纷等情况时,轻松解决取证手段有限、证据证明力低、出证不够便捷难题。
(DPex网址:dp.ipfx.net,
微信小程序搜索:dpex公证存证)
DPex数字公证存证亮点
实现无需上传源文件,又可以完成公证存证的“私密存证”功能,满足企业在商业秘密、敏感数据方面的保密需求和存证保护需求。
文章来源:凤岗政法
原文链接:
http://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7/06/c7863768.html
若侵犯到了您的权利,请来电025-58205001或发送邮件至chengyingying@worldallwell.net ,我们即刻删除。